组合检索

数据时间:

标题:

纯文本:

分类:   

以创新街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模式,创新街区在更小范围空间、依托特定“锚”资源实现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创新街区在培育生产力发展新路径、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 详情

日期: 2024-11-13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要求

  【摘要】“四链融合”以资本循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主线、两关键”的有机结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主线,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动力,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载体,资金链和人才链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给养和支撑。四链深度融合后,呈现“目标一致、同向发力,无缝衔接、融为一体,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利 详情

日期: 2024-11-13

以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关键要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大党独有难题是在多维成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六个如何始终”交织,对中国共产党的管党治党提出了整体性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以更具主动性、系统性、制度性、创新性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 详情

日期: 2024-11-13

新时代科学家责任伦理建构的内涵与框架

  【摘要】科学家精神作为科学实践中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合了科学认知的客观性、创新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在新时代的科学家责任伦理构建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面对科技成果伦理审查和科研活动社会责任等多重要求时,科学家精神为科学家责任伦理的建构提供了重要指引。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新时代科学家责任伦理建构的关键在于强化伦 详情

日期: 2024-11-13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摘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家扮演着关键角色,科学家精神也被赋予了这一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家作为支撑科学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员,具有科学工作者与社会公民的双重身份,这构成了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的两个基本维度。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科技 详情

日期: 2024-11-13

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摘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凝聚改革创新力量,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新形势与新要求,弘扬科学家精神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激发创新活力。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改革和发展迈向新高度,要推动科学家精神内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文化根基;坚持 详情

日期: 2024-11-13

开放科学的应用现状及其对中国传播学的借鉴意义

  【摘要】开放科学已成为提升传播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自2015年起,西方传播学领域便开始探索开放科学的多种实践路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进展。与此同时,中国在开放科学的应用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和体系。通过分析西方传播学如何运用预注册研究、分享研究材料与方法、实施开放科学徽章、鼓励 详情

日期: 2024-11-13

美国政治极化与亚太战略风险

  【摘要】政治极化,特别是民主、共和两党的党争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突出现象。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不仅在意识形态取向和重大国内外政策上分歧严重,双方对对方的“情感温度”也急剧下降。美国的极化政治波及对外政策的制定,导致其对外政策缺乏连贯性,过分夸大外部威胁,且过分强调美国优先。极化政治下的美国对外政策 详情

日期: 2024-11-13

世界地缘格局重塑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摘要】当前世界格局急剧演化与重塑,今后一个较短时期将决定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甚至奠定未来长周期发展的基础。大国关系纵横捭阖,南方国家整体加快发展,并将强势崛起,中国或是世界格局变化中的最大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或将由于国家信用 详情

日期: 2024-11-13

互联互通体系与东北全面振兴的时空框架

  【摘要】东北全面振兴内嵌于中国与世界关系互动的进程之中,东北融入互联互通体系之中并且成为重要战略节点是东北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角色、路径和前景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东北全面振兴既要对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要融入对外开放体系之中,在双循环互动体 详情

日期: 2024-11-13

构建完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体制机制

  【摘要】科学家精神是全面推进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构建完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体制机制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弘扬科学家精神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多层次构建完善,要在深度上注重知识挖掘、高度上注重成果产出、广度上注重范围普及、效度上注重反馈优化。以聚焦科学 详情

日期: 2024-11-13

从“两弹”事业到“科学家精神”

  【摘要】“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这是我国在核武器事业发展中所形成的“两弹”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精神指引中国人民在“两弹”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两弹”精神的时代意义愈加重要和深远,对于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 详情

日期: 2024-11-13

近年来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及其外交影响

  【摘要】美国政治中一直具有民粹主义传统。近年来美国右翼民粹主义发展迅猛,表现出明显的反精英、反建制特点,加剧了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分裂。在理念上,美国民粹主义倾向于以民族主义而非国际主义来界定国家身份,将本土利益而非国际利益视为其对外政策优先关切,并主张利用硬实力来维护美国核心利益。这一理念在特朗普政 详情

日期: 2024-1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不断丰富、相关保障措施不断完善。2024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相关 详情

日期: 2024-10-22

数字时代的社会交往与情感变革

  【摘要】社会交往是个体情感建设的基础。数字时代以数字网络为媒介的社交体现了虚拟与现实、自我与社会以及经济理性与情感意义融合的特征,进而催生了情感的数字化、人工化、商品化等新趋势。这意味着数字时代的社交和情感既存在多样性、创造性的机遇,也要面对情感关系浅层化和社交极化等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详情

日期: 2024-10-22

媒介化交往:中国社会交往的新特征及其影响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最根本性的变化在于数字媒介及其媒介逻辑几乎完全主导了社会交往的形态和方式,形塑了“社会交往的媒介化”或“媒介化交往”。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社会交往的整体转型,而且使社会世界的建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是理解中国社会交往的认识 详情

日期: 2024-10-22

大模型时代的数字交往:“对话中的人”及其新形态

  【摘要】人的社会性表明人是社会交往中的人,而人与人的对话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因此人的社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为“人是对话中的人”。数字技术发展出人的数字交往这种新的交往方式,而数字技术演进到人工智能大模型后,人与智能机器的对话则具有了人与人对话的功能,以大模型为对象的人机对话将深刻改变人的交往 详情

日期: 2024-10-22

数字时代社交关系的新格局:逻辑结构与行为模态

  【摘要】数字时代的社交关系有了全新的表征,其呈现数字具身交往、社交化身沟通、兴趣圈层分化、专业垂直细分、情感互动极化以及数字孤独现象六大特征,表现出“人-云-影”的虚实交互结构、“我-他-我”的自我差序结构、“点-网-结”的垂直群聚结构三种数字社交的逻辑结构形态,以及多平台摇摆、主观化决断、情感性 详情

日期: 2024-10-22

网络空间、文化型构与亲密关系变迁

  【摘要】网络空间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不同文化的社会关系与亲密关系的作用路径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就早期的网络互动而言,BBS空间的匿名性与选择性及其陌生人之间情感的自由表达,使得网络亲密关系的个体主义情感特征更为明显,这与中国传统家庭主义主导的伦理义务型亲密关系构成了相当的张力。与之比较,后续网 详情

日期: 2024-10-22

数字时代的社会交往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

  【摘要】数字技术创新与普及重塑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交往结果可体现为个体行动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数字时代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包括即时通信、内容分享和虚拟现实,在社交主客体、工具、规则和网络方面呈现新的特点,根据与传统社交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传统主导型、数字主导型和二者均衡型三类。在数字社交背景下,社会资本 详情

日期: 2024-10-22
人民数据库    |    联系电话:010-65368285    |    邮箱:data@people.cn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