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一座村庄的表情、神态和韵味。
寒露过后,和几位友人踏访了江南水乡的几座村庄,对其中的乡村博物馆印象尤深。
“村博”,自然是坐落于村子里。没有豪华的装修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声光电,有的只是一两间淡如水墨的青瓦简舍,掩映于芦苇、树丛之中,门窗朴素,陈设简洁。
先遇见的,是一家“农耕博物馆”。寻常的乡居建筑,“回”字形小院里,展示着从庄户人家手中搜集而来的碾盘、手扶拖拉机、油布伞、马灯、算盘、水桶、钩秤、鱼篓以及那一件不知谁曾穿过的蓑衣,老物件似在重温村庄往事。稻禾、香芋……土地里生长出的农产品,叶片摇曳,果实沉甸。一切都显示出小博物馆的属性,姓农——农村、农庄、农具、农产品。
农耕博物馆里,还有一台水龙静静伫立。手摸粗硕杠杆把手,似有古人手温犹存。水龙,旧时消防器具。我想象着从前,几个穿短衣短裤的乡村汉子,手忙脚乱地不停往木桶中加水,用手使劲压着木杠杆。一条水柱瞬时喷涌而出,高度达20余米。这一古拙的消防器具,无声地庇护着村庄的安宁。
站在面积不大的农耕博物馆里,目光越过过道长廊,可见村后是一片开阔的湖面。湖畔一间间风格各异的民宿小院,掩映在树木之中。看着小博物馆里的展品与眼前碧水,让人亲身感受到久远而亲切的农耕文化。
还有船娘博物馆。小村紧挨美丽的溱湖,这些年湖区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游客纷至沓来,小木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湖上摇橹的船娘,大都来自湖边村落。她们扎着红的、绿的、黄的头巾,摇着橹,哼唱着民歌,轻划水波,踏浪而行……歌声惊起苇丛中的野鸭,惹得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在船娘博物馆里,仿佛隐有汩汩水声,听得到桨声欸乃。“馆”内有船娘文化历史展览,还有船娘自己填词创作的船歌谱子……门外是百年老榆树,在清风中摇曳。小博物馆讲述着传统村落的曼妙风情。
没有“讲解员”,给游客做介绍的是本村村干部,或是附近村民。那天,有几个人来到船娘博物馆参观,养螃蟹的秦老三正在附近吃饭聊天。见有人来,他撂下碗,迎上前去,对来人说:“欢迎各位光临!”秦老三告诉客人,他们村在水乡深处,民风淳朴,人们临水而居,从前出门依靠船,几乎个个都会撑船。他老婆就是一位船娘,在大湖上摇橹,风里雨里,接待四面八方的客人。说这些时,他微笑着露出白牙齿,朝客人点头,算是打招呼。
车在柳树丛穿行,一转弯,便看到砖瓦博物馆。这家“村博”,依偎着仍在生产使用的老窑,青砖瓦舍与露天老窑连成一片。砖瓦堆放的空隙场地,有粗壮的狼尾草在风中摇曳。小博物馆,释放着古朴的陶土气息。用手触摸,一砖一瓦,似乎还有未散尽的窑温。
馆中收藏了出土的古代砖瓦文物,都是从村庄周边的土层中挖掘的。有一款周代红陶印纹罐吸引了我的目光,是谁用这只陶罐烧过水?留下悬念,让人猜想。清晰的纹路折射出此地古代砖瓦生产的繁忙与先人的生活痕迹。那座依然在烧制青砖的古窑,也是小博物馆的一部分。袅袅升腾天空的风烟,诉说着这一古老的行当与乡村关系是如此紧密。
去过国博、省博,也去过市博和县博,却很少逛过“村博”。在“村博”里,我见识了一座村庄的风土和物产、风俗与民情。它有一座村庄的农耕基因、前世今生,是接地气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