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生活秀带”(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姜泓冰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26日4要闻

  抖落满身锈迹,曾经的工业生产岸线——上海杨浦滨江,正向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创新岸线加速转变。

  柔和的月光下,一场草地音乐会正在杨浦滨江举行。这场不收门票的音乐会,既有《蓝色多瑙河》等名曲,又有《水调歌头》等唱词,歌声曲声婉转悠扬,不时引得全场放声合唱。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考察时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在杨浦滨江这么优美的环境中听音乐会,仿佛旋律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得知音乐会的消息,上海市民余悦当天就报了名。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远东第一大煤气厂等10余项“中国工业之最”。15.5公里的滨江岸线上,有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73处。2020年,杨浦滨江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结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一批文物建筑的修缮利用项目,陆续推进。

  建于1921年的永安栈房旧址西楼,变身世界技能博物馆,并获评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十大示范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落户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未来还将建设以活态考古为主题的上海博物馆北馆;1920年代东方纱厂的毛麻仓库,转型成了“艺术仓库”;原来的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茶厂厂房,变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

  “我们努力让一砖一瓦、一梯一窗重现往日风采,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留住历史文化记忆。”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音奇介绍,今年1月,杨浦滨江成功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一些好的经验成果被上升为制度机制,从工业遗产保留保护、活化利用到拓展‘生活秀带’新空间,着眼将更多的工业遗产盘活用好。”

  还江于民,一个个封闭空间,转型为开放的生态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客厅”“城市阳台”。

  “如果说第一轮更新是为了贯通岸线、美化生态,第二轮更新则以文化为牵引,开展文旅融合活动,形成特色社区和品牌,增加人气活力。”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亚芳畅谈,围绕体育、艺术等多元主题,杨浦滨江将打造多重秀带IP,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城市文化景观。

  今年,杨浦区在滨江一带策划了多场活动。上海国际光影节、爵士音乐节、上海国际摄影节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一批国内外知名头部企业,不断在此集聚。到2026年,杨浦滨江南段将有一批总部办公楼和商业空间建成投用。“我看好滨江的未来,因为这里有无限的可能性。”杨浦滨江一家咖啡店的店长胡徐安笑言。

  “杨浦区将扎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着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在杨浦区委书记薛侃看来,有老工业区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肌理,有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绿化生态,有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文明实践等的融合并进,杨浦滨江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人民数据库    |    联系电话:010-65368285    |    邮箱:data@people.cn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