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检索

数据时间:

标题:

纯文本:

分类:   

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模式

  【摘要】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培养更多让党 详情

日期: 2025-06-16

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

  【摘要】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其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跨越式进展:数据供给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数据基础设施通过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释放了强大数字消费潜力,政策体系初步构建。然而,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三重挑战:智能算力需求激增与 详情

日期: 2025-06-16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

  【摘要】具身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持续优化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升,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具身智能零部件及整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与质量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构建场景驱动的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应以整体框架与标准制定为基础,打造集成机器人计量校准、性能功能测试、产品认证的一 详情

日期: 2025-06-16

新时代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理论逻辑与着力方向

  【摘要】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具有逻辑耦合性,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详情

日期: 2025-06-16

全球视角下的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

  【摘要】近代以来,“边疆”(frontier)的概念与观念随着现代国家和帝国的政治实践而不断演变,获得从边界线到边境,以及文明边缘等含义。现代世界中的边疆治理,需融合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原则与传统帝国的治理实践。全球范围内,边疆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作为边境意义的边疆要在国际秩序下构建跨境治理机制。法国 详情

日期: 2025-06-16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与国家形象塑造

  【摘要】自先秦至清代,历代中原王朝持续有效的边疆治理,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采取丰富多元、因地制宜的空间治理措施,使得古代中国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边疆地区也是古代大规模移民的重要区域,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形成屯戍移民、双向对流移民、游牧南下与农耕北上等多种形 详情

日期: 2025-06-16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摘要】现代文明建设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为深刻的学理考问和新的时代要求。从理论现实关切上看,以现代文明引领边疆治理现代化,既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奠定根基,也可推进实现边疆从外源到内生的文明转化,并通过“及物”到“及心”的价值重构,为边疆团结稳定提供更为强韧的文化纽带与文明共识。从内在逻辑看, 详情

日期: 2025-06-16

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内涵、路径与话语权

  【摘要】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目”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这一知识体系,在理论路径上需考虑理论认知、科学 详情

日期: 2025-06-16

我国边疆区情特点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我国边疆的区情特点是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边疆区情是指我国9个边疆省区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边疆区情对边疆治理的科学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对边疆治理客体的准确界定具有重大影响,对深入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直接影响。边疆区情分为基本区情和 详情

日期: 2025-06-16

理解把握边疆文化的独特价值

  【摘要】从边疆考古视角分析,边疆特有的地理区位、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复杂的族群结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与中原等地区有所差别的社会发展路径等因素,决定了边疆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边疆区域是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重要空间载体,边疆族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创造主体,边疆文化是中华文明 详情

日期: 2025-06-16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和完善党的边疆治理领导制度体系,推进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有效的边疆治理法律体系,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为制度性安排,构建系统完备、科学 详情

日期: 2025-06-16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模式、挑战风险与未来方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系 何 岸  【摘要】随着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将实现从外围业务向核心业务转变,对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但这一过程也伴随着一些困难和风险,需要国家加强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未来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应用可能采取决策中枢大模型与专业执行垂直模型协同 详情

日期: 2025-05-09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水平

  【摘要】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加快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资本市场应更好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与价 详情

日期: 2025-05-09

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演进及实践路径

  【摘要】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提振资本市场既是稳增长、防风险的“当务之急”,也是中长期调结构、促创新的“战略布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融资端、投资端、监管及开放竞争等方面存在一些 详情

日期: 2025-05-09

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智慧

——基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考察

【摘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究法、国际政治社会学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法。全球化概念在国际社 详情

日期: 2025-05-09

构建交投活跃、信心充盈的资本市场

  【摘要】构建交投活跃、信心充盈的资本市场是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发展势能不断积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投资信心偏弱等挑战。提振资本市场活跃度与信心,需在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协同 详情

日期: 2025-05-09

从增强文化主体性入手涵育青年价值观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晓琼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青年价值观正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部分青年群体陷入价值坐标模糊、意义系统紊乱、文化认同弱化等价值评判体系失序的深层危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特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 详情

日期: 2025-05-09

构建保障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

  【摘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司金融理论等理论工具,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需求,并构建保障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具体而言,需建立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与投资功能 详情

日期: 2025-05-09

建设金融强国迫切呼唤强大的资本市场作支撑

  【摘要】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强大的资本市场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强大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强国的核心标志、稳定宏观经济的有力保障、发展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管理居民财富的重要渠道、保持战略主动的关键筹码。资本市场在扩大内需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利于稳定市场预 详情

日期: 2025-05-09

以筑牢经济基本面根基引领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虽面临外部冲击与内部增长动能调整的挑战,但同时也呈现韧性特征:国内先进生产要素竞相迸发,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结构转型取得进展,结构红利持续释放。我国经济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底气足,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能够有效支撑资本市场长 详情

日期: 2025-05-09
人民数据库    |    联系电话:010-65368285    |    邮箱:data@people.cn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