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画——
线条的交响
刘智勇
【人民日报2025-01-128副刊
【字号:加大还原减小


  钢笔画《玉》,作者刘溪雯。

  在键盘、触屏、语音主导的数字时代,不要说毛笔,钢笔似乎也失去了用武之地。然而超乎想象的是,钢笔画却逆流而上!

  辞旧迎新之际,“‘津’生有缘‘玉’见你——重庆市第二届钢笔画作品展”“和美同行——2025云南钢笔画精品展”分别在两地开幕,作为2023年成立的重庆市钢笔画学会、2024年成立的云南钢笔画联盟的成果展示,带领观众通过钢笔画独特的语言和技法,思考时代的演变和艺术的永恒。

  钢笔画起源于西方,在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纵观艺术长河,钢笔画始终以其线条生动、明快、富有力量感和美感的视觉特征,以及开放又前卫的语言系统,独放异彩。钢笔画所用材料工具简单,一张纸、一支笔,便可让人随时随地挥洒创意、表达情感,这使其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容易普及的艺术形式,从而在大众文艺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钢笔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无论是单线勾勒还是复线交织,都折射出艺术家对“线性美”的追求。在优雅、沉稳、舒展等“线性”表达中,组织粗细、断续、疏密等不同“线型”,是钢笔画的魅力所在。中国钢笔画既融合了传统中国画、书法篆刻的线条韵味,展现“金石”带来的残缺舍离之妙,又吸纳了西方文化逻辑思维的“尖刻”连贯之美,形成了较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特征。其线条简洁明快,曲直自如,杂而不乱,交织有序。线条构成的黑白灰、点线面对比,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趣味。

  钢笔画以线条的强大表现力,使不同的人文精神、地域风情、生活感悟在“线性”与“线型”中交织生辉,主体情感在作品中真实、自由地流淌。钢笔画不仅是一种绘画创作,更凭借其记录性成为传承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钢笔画创作者不断拓展艺术边界。其艺术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钢笔在纸上的表现,而是采用更广泛的硬性笔类工具,如圆珠笔、竹签笔、针管笔等,在不同材质上运用不同技法塑造形象,如做底刮线等,注重硬性笔“线性美”的意境表达。

  手绘性和记录性使钢笔画饱含生活意趣和即时创作的“艺术情绪”。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多种绘画风格,却难以重现钢笔画手绘线条的温度与个性。这种不可替代的艺术特质,使钢笔画拥有了一种人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