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店里觅时光(新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 陈世涵
【人民日报2025-01-138视觉
【字号:加大还原减小


  北京市西城区,读者在一家主营二手图书的书店内阅读。在这里,读者只需要用一本旧书就可以换一杯咖啡,拿来的书又会作为公共图书供读者阅览。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北京市朝阳区,布衣书局店主胡同在店内整理古旧书籍。布衣书局创办于2004年,多年来吸引了各地淘书人前来购书。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上海市杨浦区,读者在复旦旧书店内阅读。

  王  初摄(人民视觉)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小陈书店,店主陈怀明收售古旧二手书籍28年,小店藏书达6万多册,他给顾客准备的装书袋上写着“多读书  读好书”。图为陈怀明在整理旧书。

  张  筠摄(人民视觉)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刘河村,乡村退休教师刘大亮20多年来收藏各类书籍报刊30余万册(张),摆满了10余间农房。图为刘大亮在整理报纸。

  赵启瑞摄(人民视觉)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淘书斋古旧书店内,店主在整理旧书。该书店创办至今已有36年,藏书2万多册。

  李向雨摄(人民视觉)


  吉林省吉林市藏书家皮福生自1959年开始藏书,凡与吉林及东北文史有关的古旧图书都在他的收藏范围之内。图为皮福生在旧书里查找资料。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陕西省西安市万邦古旧书房内,读者正在浏览书架上的图书。

  梁易炜摄(人民视觉)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火车站东侧天桥书店,75岁的老人石福先正在整理书籍。自1999年起,他已在此坚守20多年。

  张  成摄(人民视觉)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培长报纸博物馆,馆长程培长(右一)向参观者介绍他收藏的报纸。

  曹忠宏摄(人民视觉)

  数字时代,谈起旧书,免不了一缕怀旧的情愫。

  泛黄的书页、微卷的封面、褪色的印刷,以及旧书独有的味道,愈陈愈香。这一股香,也融入了城市。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四马路、天津的劝业场、苏州的观前街,旧书摊曾随处可见,地方不大,却总围蹲着一圈人,不时地翻看、交流。

  大大小小的书摊,或直接架在木板三轮车上,或铺展几块塑料布,用砖块压着四角,再码放上一摞摞五花八门的书籍报刊。虽然大都价格低廉、品相陈旧,但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好书。

  慢慢地,不知不觉中,街头旧书已难觅踪影。却有一些旧书店,像是躲开了岁月的淘洗,静静地守在城市一隅,书香依然。

  布衣书局,就是其中之一。信步走进去,数个书架矗立。旧书脆弱,不能暴晒,书架往往背阳而立。因此,尽管是白天,屋内还要点起一盏灯。这情形,于数字时代,别有一番意味。

  见有人来,胡同从书堆中直起身。胡同是店主,原名胡彬,在圈内小有名气,北京的藏书家和淘书客大都与他相识。门口“布衣书局”四个字,便是他请文史学者王世襄题写的,两人因书而结缘。“从二环里到四环外,从地下室搬到了写字楼”,沉浸旧书行业20多年,胡同带着十几万册书,搬了10多次家。

  毛边本、线装本、袖珍本,鲁迅的杂文、朱自清的散文、茅盾的小说……书局里狭促,挤挤挨挨。但邂逅心仪旧书的喜悦,如泛舟海上,时有渔获,心神大畅。更不用说,翻书时发现藏于其中的名家题跋、印章,或是书信纸笺——文海拾遗,这就是淘书之大趣。

  胡同健谈。提到北京潘家园的热闹场面,简直收不住话头:鼎盛之时,沿街有六七十个旧书摊位,有从各地流动过来的书贩,还有附近的居民,甚至不少藏书人也会闲来售书交流。一到周末,人潮汹涌、观者塞途,吆喝声、讲价声、讨论声交织,热闹非凡……

  如今,这番热闹光景也移上云端。孔夫子旧书网、多抓鱼等二手书交易平台,替代了旧书摊,成为数字时代一种新潮流。胡同也弄潮,开起直播,每天举着一本本古旧书,讲内容,讲故事,一天下来,竟也能卖出去几百册。

  古旧书生意,是一门小众营生,这两年并不容易。但不少像胡同这样的店主,仍揣着一股热爱、怀着一份坚守:江苏苏州,年近百岁的江澄波,每天坚守“文学山房旧书店”,与读者畅聊书林轶事;上海杨浦,张强夫妇共同守护超20万册旧书……

  “书店就是城市的一盏灯,开书店的人就是点灯的人,希望用点点微光去照亮更多人。”胡同的一番话,也是很多同行者的心声。

  中国人历来敬惜书籍,有爱书、藏书的文化传统。对旧书的守护,不只是为了书香的传递,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一本本古旧书,便是文化之灯火,因一群又一群人的坚守,在城市中依旧闪烁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