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着力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在“幸福里”遇见幸福(民生改善在身边)
本报记者 叶传增
【人民日报2025-01-1719民生
【字号:加大还原减小

  早上8点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村民邵江丽来到离家不远的种植基地开始工作。下午6点下班后,邵江丽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多亏了‘幸福里’社区给介绍的这份工作,基地离家骑车只要10分钟,农忙时月工资有5000多元,挣钱顾家两不误。”邵江丽说。

  邵江丽口中的“幸福里”社区,是勐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闲置办公用房等场地搭建的新型劳务用工平台,平台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把零散务工人员和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起来,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邵江丽过去在外省打工,因牵挂家中的老人孩子回到家乡。起初,她还担心回家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她来到“幸福里”社区登记了自己的就业意愿,没过多久,就接到去种植基地上班的通知。

  “群众务工不用东奔西跑,企业也能招到合适的人手,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勐海县黎明“幸福里”社区负责人黄思远说。

  为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2023年9月,云南省人社部门在全省推广产业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三方共赢”的就业“幸福里”社区模式(以下简称“幸福里”社区)。截至目前,全省已评审认定州市级以上“幸福里”社区56个,保障岗位需求24.9万个,组织就地就近就业42.24万人次。

  “幸福里”社区不仅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题,还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贷款、政策申报、住宿保障等一系列服务,群众就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子豪通过草坝镇和美家园“幸福里”社区,申请到10万元的贴息贷款和3万元的创业补贴,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我开的果蔬种植园去年收入20余万元,遇到采摘季缺人手,社区还介绍附近的村民来务工,去年累计就近用工350多人次。”李子豪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云南省着力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推动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每周五晚,“零工夜市”准时在人流量较大的勐泐广场出摊,引得不少市民前来求职。

  “我在‘零工夜市’找到一份保安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市民岩温说,他没想到晚饭后来广场遛个弯,还能找到工作。景洪市零工市场主管刘艳玲介绍,为确保求职者在“零工夜市”找到心仪的岗位,零工市场创建了企业用工信息库,工作人员根据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求职需求,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匹配,由零工市场统一推荐面试,更好保障求职者的权益。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在公共就业服务中融入创业支持和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创业云南”建设行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促进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