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牧民南郎才仁——
“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咯”
【人民日报2025年1月17日
第6版
要闻】
去往沱沱河源头的路比想象中还难走,海拔5000多米,狂风呼啸,脚下是数十米宽的冰面、足球般大小的嶙峋石块。这条路,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白玛多杰每年都会走四五次。他和几名队员绕冰川而行,检查沿途是否有垃圾遗留,用测距仪、望远镜和铁锹,将雪线、结冰情况等一一记录。
源头一滴水,世界一条江。近年来,可可西里和长江源区的生态位越发突出,青海划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唐古拉山镇的7个村子也在其中。村民们有的搬到了格尔木市区,有的留在草原,不变的是,他们都会定期前往长江源生态巡护。
在多尔玛村的草畜平衡区,49岁的牧民南郎才仁穿着羊皮袄子在自家院里忙碌。5年前,南郎才仁下决心卖掉了家里的800只羊,“保护长江源,要从每个人做起。”虽然不再牧羊,南郎才仁家的收入并未减少。家里可以领取草原补贴,他和妻子还是生态管护员,每个月能领工资。南郎才仁感慨:“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咯!”
在南郎才仁家里,4米长的取暖炉被摆在客厅中央,南郎才仁对这个物件很满意:“这是对口援青省份的工作队捐给我们的,家家户户都有。”他家的屋外有4块光伏板,也是工作队赠送的,“以前家里用发电机,电压不稳,很多电器不敢用。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光伏板和蓄电池,电冰箱、电视机都能带得动。”
曾经,高原路难行,如今,天路变通途。更难能可贵的是,公共服务正一步步向乡村延伸。
“从去年开始,格尔木市市区到唐古拉山镇通了公交车,下一步听说7个村子都会开通短途公交去往镇上。”南郎才仁憧憬着,“马上是春节和藏历新年,我专门在格尔木市定做了3套新袍,过两天去取。全家人过年都能穿上新衣裳。”